元宇宙农业体验记:从泥土里到云端上
新华社南昌11月14日电 题:从泥土里到云端上——元宇宙农业体验记
新华社记者余贤红
当最接地气的元宇业体验记农业与“云端之上”的元宇宙技术相遇,会带来哪些改变?宙农
14日,正在南昌举办的从泥2022世界VR产业暨元宇宙博览会上,元宇宙农业展区吸引很多人驻足参观。土里元宇宙商城、到云端上航天植物工厂、元宇业体验记采集数据……众多科技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宙农
博览会不远处就是从泥南昌市红谷滩区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里在虚拟空间还有一个同样的到云端上基地。
“通过3D建模技术,元宇业体验记占地346亩的宙农基地已在虚拟世界按1:1比例复制。”基地总工程师张南迪介绍,从泥元宇宙是土里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其本质是到云端上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目前,这一技术已应用到农业科研、生产、管理、经营等全过程。
一颗航天育种的水稻种子,从太空搭载开始到产业化,最长可能要14年,而通过运用元宇宙技术,这个过程最快4年就可完成。张南迪说:“我们把多年航天育种数据加工、整理、建模,农业科研人员如需育种实验,可以在元宇宙实验室中设置各类数据,让数据在模型中‘跑起来’,直到得出想要的结果。按照实验数据在线下种植,又能进一步改进模型,如此循环就能大大缩短实验时间,降低成本。”
通过融合运用数字孪生、数字溯源等新技术,农业大棚正在大变样。在种植草莓的3号大棚,记者看到,有的草莓在小型“摩天轮”上翻转,有的在吊挂装置上“绕圈圈”。“不同的草莓品种对采光、休眠时间等生长条件要求各不相同,所以选择不同设备和环境。”张南迪解释说,比如那个“摩天轮”上的草莓品种每转三圈半就需补一次水分和养分。
据介绍,生长在精细化控制的温室,草莓、番茄等的产量比普通大棚增加5倍以上。
在农产品销售端,元宇宙技术也带来了改变。这个基地已建成元宇宙商城,与传统电商不同,也有别于游戏中的虚拟农场,这是一个深度沉浸式的购物环境。基地负责人孟凡明说,元宇宙商城与基地所有大棚实时交互,进入其中,可以选择一套装扮,跟随逛农场,点击摄像头就能看到生产实景,购买后送货到家。
“在元宇宙世界,农业不仅可以用来休闲娱乐,也可用来学习。”基地研学导师负责人罗娟介绍,目前已接待多批研学团队参观,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功能,提高了附加值。
“融通虚拟与现实,元宇宙技术带给农业的想象空间很大,未来值得期待。”孟凡明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国际投资结构与机制加速演变 直接投资面临结构性调整
- 水井坊库存压力大,产销率或为6年来最低,酒鬼酒和舍得酒业又如何?
- 建设银行与万科集团正式成立百亿住房租赁子基金,首批6个项目完成签约
- 山西汾酒:2022年度净利同比预增49%左右 青花汾酒全系列增长达60%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投资经理手记:全球股市市盈率和风险溢价比较
- 特斯拉自动驾驶视频被指造假,降价后超半数分析师下调盈利预期
- 12月经营数据出炉,快递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
- 1月19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
- Twitter“蓝v认证”增加包年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