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
“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双11相关的价保今年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套路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深产《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品质频遭价保套路深、量难产品质量难保障等问题依旧困扰消费者。保障
今年10月24日至11月17日,问题江苏消保委系统共收到“双11”期间相关维权投诉310件,消费涉及宣传、双11预售、价保今年价格、套路快递物流、深产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品质频遭监测期间,量难“消费维权”类信息呈曲线波动走势,11月11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3294条。
报告指出,“双11”促销预售问题多,监测期间收集有关促销预售类消费舆情信息总计8769条,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752条。
有消费者反映,“双11”券后价格比平时更贵。例如,消费者王先生向江苏消费网反映称,他于10月7日网购某品牌猫粮,当时实付193元。“双11”大促第一天,他再次购买时,却发现需要付款212.9元,比之前贵了近20元。王先生质疑,明明是大促,领了优惠券,价格不降反涨?
产品质量难保障,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质量类舆情信息总计6455条。例如,消费者陈先生11月5日在某平台网购床垫,收到货物尺寸同订购尺寸不符,也并非网页宣传的材质。他反馈至商家后,商家称不是质量问题,申请退货商家仅认可运费险的费用,其余费用让陈先生承担。消费者协商无果,投诉至南通当地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协调,商家承担运费,为消费者办理退货。
报告还指出,“双11”期间,一些平台价保规则套路深,有关平台规则的舆情信息共计4381条。
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450条。11月初,消费者陈女士向省消保委反映,网购的某品牌扫地,优惠后价格3299元,保价15天,收货后第二天发现该产品相同购买链接价格2999元。她随即向平台申请保价,却被告知某特定活动不参与保价。消费者不认可,表示购买时页面没有介绍保价例外情形,对规则并不知情。
快递物流也遭吐槽,有关快递物流的舆情信息共计3153条。例如,消费者张先生10月25日在某平台店铺买了370多元商品,下单后发现价格贵了要求退款,商家以已发货为由不退款。但直到11月2日,消费者查询显示物流信息只有单号并未发货。协商无果后,张先生投诉至镇江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调解,商家最终退款。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平台在保障消费需求的同时,应该减少套路,完善平台规则机制,明示消费者权利义务,实实在在为消费者服务,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热情,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相关文章:
- 高盛称美元兑亚币涨势可能渐近尾声,看涨韩元、新元和印尼盾
- 全球最大无瑕疵钻石将被拍卖 估价约1亿元
- 英媒:特拉斯在能源补贴上出尔反尔 市场陷入混乱
- 英国资本市场动荡有何警示?经学家提醒小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拔河”风险
- 交通银行存在以提额、低息为名营销信用卡分期情况 分期利息计入手续费或违规
- 强势拉升!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什么信号?连续3个“20cm”涨停,A股医疗板块行情继续…
- 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降至5.85%
- 多家航司宣布:恢复并增班多条国际航线!最新数据来了,这只股票收涨6.7%
- 首款载人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发布
- 英国新财长撤销几乎所有减税计划,首相特拉斯道歉:“我想做的太多且操之过急”
- 股票型ETF规模显著增长 医药半导体等行业ETF受青睐
- 日本新任总务大臣被曝存在政治资金问题
- 港股又一只妖股诞生!多想云尾盘暴跌60%,月初刚上市,鸿星尔克、安踏是客户
- 多方共议个人养老金发展:深入推进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普惠性和可得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 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 证监会市场部王建平: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 全球第十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成长性如何?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