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环球时报社评:把难民当“罪犯”遣送,这是英国之耻!

环球时报社评:把难民当“罪犯”遣送,这是英国之耻

时间:2025-07-08 20:47:59 来源:寄雁传书网 作者:时尚 阅读:521次

一架装载中东难民的罪犯特殊航班,原计划14日从英国飞往卢旺达,环球但起飞前的时报社评最后一刻,被欧洲人权法院叫停。把难按照英国和卢旺达签署的民当所谓“离岸移民处理协议”,这些从阿富汗、遣送叙利亚等国逃到英国的英国难民,不仅不能在英国寻求庇护,罪犯还将被“当成商品一样”遣送到卢旺达。环球

对这个决定,时报社评连英国自己的把难媒体都形容为“骇人听闻”,联合国难民署官员多次明确指出,民当这是遣送“非法的”“完全错误的”。但一贯以“人权卫道士”自居的英国英国政府在面对这些批评时,却表现出了不管不顾的罪犯强硬和执拗。在“难民航班”确定取消后,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还声称,这“不会阻止政府继续做正确的事”,并从现在起为下一个航班做准备。也就是说,不把这些难民“扔到”卢旺达,英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次被送上航班的难民,大多来自战乱国家,那些逼着他们背井离乡的战火和动荡,很多就是英国自己参与惹出来的。在阿富汗战争中,英国是在军事投入等方面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可以说,伦敦对妥善安置难民原本有天然的道义责任。但冷冰冰的现实是,联合国人权高专今年3月批评英国的一项法案将难民视为“罪犯”,而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被派遣到英吉利海峡对付非法移民,英国大兵的枪口过去对准了他们的家乡,现在又对准了那些对英国存有幻想的难民。

令人吃惊的是,这种被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称为“经不起上帝审判”的极不道德做法,在英国政府的口中却成为“粉碎人口走私贩的运营模式”“挽救无数移民生命”的“正义之举”。不得不说,英国政客们的话术真是了得。在此次事件中,有媒体爆出英国入境羁留中心收走难民带摄像头的手机,还不给绝食抗议者提供糖水,这难道不涉嫌虐待吗?联合国难民署对于难民走向、安置有实体性、程序性标准,难民不是货物,英国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涉嫌变相进行人口买卖吗?

据美联社报道,在找上卢旺达这个英联邦的最新成员之前,英国还曾与阿尔巴尼亚以及直布罗陀和阿森松岛这两个英国海外领地商量过,希望把难民遣送过去,但均未达成一致,甚至遭到愤怒拒绝。为给“流放”这些难民找说辞,英国威尔士事务大臣西蒙·哈特在媒体面前表扬,“卢旺达是一个人权记录良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然而就在去年,英国政府自己才刚刚在联合国的国别人权审查中表达了对卢旺达所谓“人权状况”的担忧。

在“流放”难民的问题上,尽管国内的反对意见不断,但英国政府、议会和法院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相当一致,暴露出了体制性的自私和虚伪。约翰逊政府还通过展现“国内利益优先于国际道义”的民粹形象,为自己在国内政治上加了分。在这方面,英国并非个案。联合国难民署过去就曾批评,澳大利亚将难民送往数千公里外的岛国瑙鲁。美国执法人员对待各国难民的暴行,更是多次遭到联合国的谴责。

然而,就是这些美西方国家,却自诩“人权旗手”“人权领袖”,沉迷于扮演“人权教师爷”。他们对眼皮底下的人权问题视而不见,却对千里之外所谓“人权问题”惺惺作态,并以人权谎言为借口动辄要“惩罚”别国。这种虚伪和霸道,散发着殖民主义的陈腐气息,它是西方世界的集体耻辱。

“转移难民”的事情并没有结束,全世界的正义力量都应该对伦敦施加强大压力,因为它侵犯的不仅是难民的个人权利,还有这个时代的良知尊严。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把难民当“罪犯”遣送,这是英国之耻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央行:8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
  • 江西银行副行长徐继红被查
  • 发放“山寨证书”,这两家“山寨网站”被关停!
  • 文在寅作别尹锡悦履新,“青瓦台时代”结束!
  • 锂电池隔膜龙头恩捷股份突爆雷:实控人被“监视居住”,律师称或影响公司定增
  • 县域需要什么样的商业建设: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
  • 印媒:字母“Z”从乌克兰电动车牌照上消失,改用Y代替
  • 美联储这么猛,经济不要了?股市不管了?
推荐内容
  • 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江西银行副行长徐继红被查
  • 康师傅品牌形象工程组总监与大数据营销负责人高钟秀获选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
  • 白宫:拜登目前无访乌计划,但“他想去乌克兰”
  • 美国企业对特定位置共享系统、相关软件提起337调查申请,美中韩日共27家企业涉案
  • 一图看懂上海发布会丨楼里有“阳”,整栋楼都要集中隔离吗?入户消杀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