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亏损 偿付能力承压 长安保险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近日,维持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通过对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及“16 长安保险”的负面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评级,确定长安保险的持续偿付承压长安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 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亏损
目前,保险长安保险仍处于承保亏损状态,评级其盈利能力仍有待改善,展望偿付能力充足水平有待提升。维持
40.5%股权被质押
公开资料显示,负面长安保险成立于2007年11月,持续偿付承压长安截至 2022年3月末,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32.52 亿元,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厚资产”)、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安保证担保、安徽投控和上海莲申房地产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1.68%、18.45%、8.80%、8.46% 和 8.46%,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0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末,长安保险的股权被质押比例达40.50%,其中第一大股东国厚资产将其持有的全部长安保险股权质押。大公国际表示,长安保险股权被质押比例较高,公司治理稳定性需持续关注。
据大公国际披露,长安保险的负债主要由保险业务产生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应付分保账款构成。截至2021年末,受新增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影响,截至2021年末,长安保险负债合计54.1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28%,截至2022年3月末,负债合计57.81亿元,同比增长14.33%。
此外,大公国际还披露,长安保险保险业务面临的短期赔付风险较大。截至2021年末, 其一年以内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比为90.43%,一年以内未决赔偿准备金占比为61.63%,均处于很高水平。
2017年至今持续亏损
作为首家以责任保险为特色的综合性财险保险公司,长安保险经营业务范围涵盖责任险、车险、财产损失险、信用与保证保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等业务。
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国厚资产董事长李厚文曾提出,未来长安保险争取在3-5年内,实现保费规模过百亿、总资产过百亿“双百”目标。但从近年来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长安保险仍有很大距离。
自2017年开始,长安保险就开始连年亏损。2017年至2021年,长安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1.27元、30.10亿元、28.59亿元、34.95亿元、32.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5亿元、-18.33亿元、-0.58亿元、-1.31亿元、-1.13亿元。2022年1季度,长安保险净亏损0.29亿元。
此前,业内人士曾表示,长安保险净利亏损的原因或在于其信保业务的亏损,以及后期经营的险种承保亏损严重。
评级报告中,大公国际指出,跟踪期内,长安保险的保险业务拓展压力有所缓解,同时流动性整体仍保持较好水平;但另一方面,长安保险市场竞争力仍有待提升,由于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产生的应收代位追偿款规模及占比仍较大,且存量资产处置周期回收金额均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追偿情况需持续关注,且长安保险仍处于承保亏损状态,盈利能力有待改善。
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长安保险表示,自2020年以来,公司一直在不断加强追偿资产的处置和转让力度,加快资金回流,随着信保业务保险责任的到期,信保业务赔款支出对公司流动性影响已大幅下降,信保业务流动性风险可控。
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待提升
除了盈利能力,长安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有待提高。
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正式实施。新规给不少中小险企带来较大压力。此前,银保监会表示,对于受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
长安保险随即便申请了过渡期政策,截至一季度末,长安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8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2.93%。同期,纳入审议的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9.3%、136.6%。
对此,大公国际指出,受利润亏损影响,长安保险实际资本和核心资本均继续下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下降且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待提升。
众所周知,增资是保险公司缓解偿付压力的重要途径。2020年12月,长安保险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议案》,决议将注册资本变更为34.02亿元。但是截至2022年3月末,上述增资事项已暂停,长安保险何时将会开启新一轮增资计划,值得期待。
(来源:险联社)
相关文章:
- 王一博、孟美岐、吴宣仪…这些明星背后公司,再次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综艺节目IP创造商也有新动作
- 午评: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沪指逼近3000点 酒店餐饮板块大涨
- 两融门槛可以考虑下调了
- 海通策略:当前A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在香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光大期货:10月25日矿钢煤焦日报
-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释放稳汇率信号
- 9只重仓股三季度下跌,邬传雁持仓痴心不改,反思应毫无偏见摆脱路径依赖,客观评价人民币资产价值
- 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 国产二价HPV疫苗持续放量 两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增:沃森生物营收增74%净利增45.84%,万泰生物营收增140%
-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小幅回升 专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时机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卡塔尔世界杯带不动国产足球手游:死亡率一度高达95%,年内仅4款游戏发布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
- 新浪财经荣获第十五届金投赏两项提名奖
- 智评理财惊喜榜||实际兑付收益率最高达4.62%,10月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 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9月1日生效 业界认为年内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 熨平周期波动影响
- 时隔半年保证金大涨逾118倍 天价锂矿控制权将花落谁家?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